齐地兵学著作
- 2024-10-25 17:45:13
齐地兵学著作
“齐地兵学甲天下”
作为整个思想文化的有机构成,兵学的产生、发展、成熟,与人类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态总体发展演化,有着深刻的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也与地域文明的主导趋势相同步。换言之,先秦时期的兵学文化,同样显示出鲜明突出的地域特征。大致而言,它在当时主要体现为三大类型:即齐地兵学文化、三晋兵学文化和以楚、吴、越为代表的南方兵学文化。
在这三大兵学文化体系中间,齐地兵学尤为重要,“齐国兵学甲天下”。它是先秦兵学文化中的最主要构成部分,其兵学数量之繁富,思想之精粹,范围之广泛,个性之鲜明,影响之深远,在先秦诸侯列国中是首屈一指的。这表现为兵学著作数量繁富,蔚为大观。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兵学著作大部分都诞生于齐鲁大地。
就齐国而言,收入《武经七书》中的五种先秦兵书,属于齐地兵家系统的就有三种:《司马法》《孙子兵法》和《六韬》。另外,据《汉书·艺文志·兵书略》记载,齐国的重要兵学著述,还有《齐孙子》(即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孙膑兵法》)八十九篇,《子晚子》(今佚)三十五篇等等。
而在《管子》一书中,兵学思想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涉及的军事问题的篇目,就有《兵法》《制分》《七法》《地图》《参患》《势》《九变》《霸言》《小匡》《小问》《幼官》《侈靡》《重法》《法法》《立政》《大匡》《八观》《五辅》等等。所有这些情况都表明,在先秦及两汉传播的兵学著作中,数量最为丰富,内容最为精博,且影响最为深远者,当首推齐国兵学著作。
齐地兵学特征之一:成型最早,地位最尊。
齐地文化的最早源头为东夷文化,东夷文化的重大特色之一,是骁勇善战,“尚武”之风盛行张扬。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蚩尤作兵,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战神——兵主。《史记·封禅书》载:“八神将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来作之”“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境也。”
秦始皇东巡封禅时必祠包括兵主蚩尤在内的八神;汉高祖刘邦起兵反秦,也祭祀兵主蚩尤,以壮军威,“为沛公,则祠蚩尤,衅鼓旗”,击灭项羽,夺取天下后,复“令祝官立蚩尤之祠于长安”(《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这些有关战神蚩尤的传说与祀祭活动,正好从一个侧面透露了齐地兵学文化源远流长、植根深厚的曲折消息。
齐地兵学特征之二:薪火相传,代有承继
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论语·八佾》)可见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文化上出现断层现象在古代社会中是十分普遍的,兵学文化的承继问题同样有这类情况,三晋兵学、南方兵学都存在着时断时续的现象。但齐地兵学文化却避免了这一点,它始终以勃勃的生机逐代传授下来,并不断地得以发扬和光大。这在春秋早期是齐桓公、管仲“复修太公法”:“太公既没,齐人得其遗法。至桓公霸天下,任管仲,复修太公法,谓之节制之师,诸侯皆服。”(《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上”)质诸史实,信而有征。
齐地兵学特征之三:兼融博采,注重实用
齐地兵学文化的又一个重要特色,是能够因时变化发展,善于博采兼容,集众之长。从“古代王者司马兵法”到《孙子兵法》,再到《六韬》,齐地兵学文化一直能根据军事实践的需要而不断地丰富发展,及时转型,即从提倡“军礼”,到崇尚“诡诈”,最终进入总结综合、兵儒兼容,使兵学与时俱进,呈现新的风貌。
齐地兵学特征之四:体大思精,影响深远
明代茅元仪在《武备志·兵诀评序》中指出:“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这不仅是关于《孙子兵法》历史地位的正确定位,而且也完全可以视作是对先秦齐地兵学文化价值与影响的恰当评估。齐地兵学在中国古典兵学发展史上的作用与地位是不可逾越的,它对后世兵学理论的健全与嬗变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上”透露了这方面的信息:“张良所学,太公《六韬》《三略》是也;韩信所学,穰苴、孙武是也。”“臣案《太公·谋》八十一篇,所谓阴谋,不可以言穷;《太公·言》七十一篇,不可以兵穷;《太公·兵》八十五篇,不可以财穷。”“今世所传兵家流,又分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四种,皆出《司马法》也。”这充分显示出齐地兵学在中国古典兵学发展上所占据的绝对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