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国股票大王叫什么名字-?美国股票大亨是谁

美国股票大王叫什么名字-?美国股票大亨是谁

  • 2024-10-25 17:45:13

美国股票大王的名字是沃伦·巴菲特。他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创始人和CEO,也是全球最著名的投资者之一。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以“价值投资”闻名,他以低买高卖、长期持有股票为主要投资策略,凭借着精准的投资眼光和出色的投资表现,成为了股票市场中的传奇人物。巴菲特的投资策略不仅影响了股市,也深深影响了社会的价值体系。他曾在多个场合表示,价值投资的核心在于寻找好的企业和品牌,并且相信这些企业会不断创造价值。

美国股票大王叫什么名字-?美国股票大亨是谁

一:美国股票大王叫什么名字?

詹姆斯·西蒙斯(james simons),量化投资大师、数学家和对冲基金——文艺复兴科技公司(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corp.)掌门人。从1988年到2008年,他管理下的大奖章(medallion)基金的年均净回报率是35.6%,比索罗斯等投资大师同期的年均回报率要高出10个百分点,比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年均回报率则高出20多个百分点。
世界股票大王是“股神”沃伦.巴菲特,罗杰斯和“金融大鳄”索罗斯。

二:美国股票大王是谁

杰夫·彼得斯每当谈到他的行业的道德问题时,就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他说:“只要我们在欺骗 事业的道德问题上有了意见分歧,我和安迪·塔克的友好关系就出现了裂痕。安迪有他的标准,我有我的标准。我并不完全同意安迪向大众敲诈勒索的那种做法,他 却认为我的良心过于妨碍我们合作事业的经济利益。有时候,我们争论得面红耳赤。还有一次,大家越争越厉害,他竟然拿我同洛克菲勒相比。

“‘我明白你的意思,安迪,’我说,‘但是我们交 了这么多年的朋友,你用这种话来侮辱我,我并不生你的气。等你冷静下来之后,你自己会后悔的。我至今还没有同法院的传票送达吏照过面呢①。’

①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由于非法经济活动,常被控告,受到法院传讯;但靠行贿,又屡次逃脱处分。

“有一年夏天,我和安迪决定在肯塔基州一个名叫青草谷的山峦环抱、风景秀丽的小镇休息一阵子。我们自称是马贩子,善良正派,是到那里去消夏的。青草谷的居民很喜欢我们,我和安迪决定不采取任何敌对行动,既不在那里散发橡胶种植园的计划书,也不兜售巴西金刚钻。

“有一天,青草谷的五金业巨商来到我和安迪下榻的旅馆,客客气气地同我们一起在边廊上抽烟。我们有时下午一起在县 *** 院子里玩掷绳环游戏,已经跟他混得很熟了。他是一个多嘴多舌,面色红润,呼吸急促的人,同时又出奇地肥胖和体面。

“我们把当天的大事都谈过之后,这位默基森——这是他的尊姓——小心而又满不在乎地从衣袋里掏出一封信,递给我们看。

“‘呃,你们有什么看法?’他笑着说——‘居然把这样一封信寄给我!’

“我和安迪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但我们还是装模作样地把它读了一遍。那是一种已经不时髦的,卖假钞 票的打字信件,上面告诉你怎样化一千元就可以换到五千元连专家也难辨真伪的钞票;又告诉你,那些钞票是华盛顿财政部的一个雇员把原版偷出来翻印成的。

“‘他们竟会把这种信寄给我,真是笑话!’默基森又说。

“‘有许多好人都收到过这种信。’安迪说。‘如果你收到第一封信后置之不理,他们也就算了。如果你复了信,他们就会再来信,请你带了钱去做交 易。’

“‘想不到他们竟会寄信给我!’默基森说。

“过了几天,他又光临了。

“‘朋友们,’他说,‘我知道你们都是规矩人,不然我也不告诉你们了。我给那些流氓 去了一封回信,开开玩笑。他们又来了信,请我去芝加哥。他们请我动身 前先给杰·史密斯去个电报。到了那里,要我在某一个街角上等着,自会有一个穿灰衣服的人走过来,在我面前掉落一份报纸。我就可以问他:油水怎么样,于是我 们彼此心照不宣,就接上了头。’

“‘啊,一点不错,’安迪打了个呵欠说,‘还是那套老花样。我在报上时常看到。后来他把你领到一家旅 馆已布置好圈套的房间里,那里早有一位琼斯先生在恭候了。他们取出许多崭新的真钞票,按五作一的价钱卖给你,你要多少就卖多少。你眼看他们替你把钞票放进 一个小包皮,以为是在那里面了。可你出去以后再看时,里面只是些牛皮纸。’

“‘哦,他们想在我面前玩瞒天过海的把戏可不成。’默基森说。‘我如果不精明,怎么能在青草谷创办了最有出息的事业呢?你说他们给你看的是真钞票吗,塔克先生?’

“‘我自己始终用——不,我在报上看到总是用真的。’安迪回答说。

“‘朋友们,’默基森又说,‘我有把握,那些家伙可骗不了我。我打算带上两千块钱,到那里去捉弄他们一下。如果我比尔·默基森看到他们拿出钞票,我就一 直盯着它。他们既然说是五块换一块,我就咬住不放,他们休想反悔。比尔·默基森就是这样的生意人。是啊,我确实打算到芝加哥去一趟,试试杰·史密斯的五换 一的把戏。我想油水是够好的。’

“我和安迪竭力想打消默基森脑袋里那种妄想发横财的念头,但是怎么也不成,仿佛在劝一个无所不赌的混小子别就布赖恩竞选的结果同人家打赌似的。不成,先生;他一定要去执行一件对公众有益的事情,让那些卖钞票的骗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那样或许可以给他们一个教训。

“默基森走后,我和安迪坐了会儿,默默地思考着理性的异端邪说。我们闲散的时候,总喜欢用思虑和推断来提高自己。

“‘杰夫,’过了很久,安迪开口说,‘当你同我谈你做买卖的正大光明时,我很少不同你抬杠的。我可能常常是错误的。但在这件事情上,我想我们不至于有分 歧吧。我认为我们不应该让默基森先生独自去芝加哥找那些卖假钞 票的人。那只会有一种结果。我们想办法干预一下,免得出事。你认为这样我们心里是不是舒畅些 呢?’

“我站起来,使劲同塔克握了好长时间手。

“‘安迪,’我说,‘以前我看你做事毫不留情,总有点不以为然。 如今我认错了。说到头,人不可貌相,你毕竟有一副好心肠。真叫我钦佩之至。你说的话正是我刚才想的。如果我们听任默基森去实现他的计划,’我说,‘我们未 免丢人,不值得佩服了。如果他坚决要去,那么我们就跟他一起去,防止骗局得逞吧。’

“安迪同意我的话,他一心想破坏假钞 票的骗局,真叫我觉得高兴。

“‘我不以虔诚的人自居,’我说,‘也不认为自己是拘泥于道德的狂热分子;但是,当我眼看一个自己开动脑筋,艰苦奋斗,在困难中创业的人将受到一个妨害公众利益的不法骗子的欺诈时,我决心不能袖手旁观。’

“‘对的,杰夫。’安迪说。‘如果默基森坚持要去,我们就跟着他,防止这件荒唐的事情。跟你一样,我最不愿意别人蒙受这种钱财损失。’

“说罢,我们就去找默基森。

“‘不,朋友们,’他说,‘我不能把这个芝加哥害人的歌声①当作耳边风。我一不做,二不休,非要在这鬼把戏里挤出一点油水不可。有你们和我同去,我太高 兴啦。在那五换一的交 易兑现的时候,你们或许可以帮些忙。好得很,你们两位愿意一起去,再好没有了,我真把它当作一件消遣逗乐的事了。’

①原文Siren是希腊神话中半人半鸟的海妖,常用美妙的歌声引诱路过的船员,使他们徘徊在岛上不忍离去,卒致饿死。

“默基森先生在青草谷传出消息,说他要出一次门,同彼得斯先生和塔克先生一起去西弗吉尼亚踏勘铁矿。他给杰·史密斯去了一封电报,通知对方他准备某天启程前去领教;于是,我们三人就向芝加哥进发了。

“路上,默基森自得其乐地作了种种揣测,预先作了许多愉快的回忆。

“‘一个穿灰衣服的人,’他说,‘等在沃巴什大道和莱克街的西南角上。他掉下报纸,我就问油水怎么样。呵呵,哈哈!’接着他捧着肚子大笑了五分钟。

“有时候,默基森正经起来,不知他怀着什么鬼胎,总想用胡说八道来排遣它。

“‘朋友们,’他说,‘即使给我一万块钱,我也不愿意这件事在青草谷宣扬开来。不然我就给毁啦。我知道你们两位是正人君子。我认为惩罚那些社会的蟊贼是 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我要给他们看看,油水到底好不好。五块换一块——那是杰·史密斯自己提出来的,他跟比尔·默基森做买卖,就得遵守他的诺言。’

“下午七点左右,我们抵达芝加哥。默基森约定九点半同那个穿灰衣服的人碰头。我们在旅馆里吃了晚饭,上楼到默基森的房间里去等候。

“‘朋友们,’默基森说,‘现在我们一起核计核计,想出一个打垮对手的 *** 。比如说,我同那个灰衣服的骗子正聊上劲儿的时候,你们两位碰巧闯了进来,招 呼道:“喂,默基!”带着他乡遇故知的神情来跟我握手。我就把骗子叫过一边,告诉他,你们是青草谷来的杂货食品商詹金斯和布朗,都是好人,或许愿意在外乡 冒冒险。’

“‘他当然会说:“如果他们愿意投资,带他们来好啦。”两位认为这个办法怎么样?’

“‘你以为怎么样,杰夫?’安迪瞅着我说。

“‘喔,我不妨把我的意见告诉你。’我说。‘我说我们当场了结这件事吧。不必再浪费时间了。’我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镀镍的三八口径的左轮手槍,把弹筒转动了几下。

“‘你这个不老实、造孽的、陰险的胖猪,’我对默基森说,‘乖乖地把那两千块钱掏出来,放在桌上。赶快照办,否则我要对你不客气了。我生性是个和平的 人,不过有时候也会走极端。有了你这种人,’我等他把钱掏出来之后继续说,‘法院和监狱才有必要存在。你来这儿想夺那些人的钱。你以为他们想剥你一层皮, 你就有了借口吗?不,先生;你只不过是以暴易暴罢了。其实你比那个卖假钞 票的人坏十倍。’我说。‘你在家乡上教堂,做礼拜,挺象一个正派公民,但是你到芝 加哥来,想剥夺别人的钱,那些人同你今天想充当的这类卑鄙小人做交 易;才创立了稳妥有利的行业。你可知道,那个卖假钞 票的人也是上有老,下有小,要靠他养 家活口。正因为你们这批假仁假义的公民专想不劳而获,才助长了这个国家里的彩票 、空头矿山、股票买卖和投机倒把。如果没有你们,他们早就没事可干了。你打 算抢劫的那个卖假钞 票的人,为了研究那门行业,可能花了好几年工夫。每做一笔买卖,他就承担一次丧失自由 、钱财、甚至性命的风险。你打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幌 子,凭着体面的掩护和响亮的通讯地址到这儿来骗他的钱。假如他弄到了你的钱,你可以去报告警察局。假如你弄到了他的钱,他只好一声不吭,典当掉他那套灰衣 服去换晚饭吃。塔克先生和我看透了你,所以我们同来给你应得的教训。钱递过来,你这个吃草长大的伪君子。’

“我把两千块钱——全是二十元一张的票子——放进内衣 口袋。

“‘现在你把表掏出来。’我对默基森说。‘不,我并不要表。把它搁在桌子上,你坐在那把椅子上,过一小时才能离开。要是你嚷嚷,或者不到一小时就离开,我们就在青草谷到处张贴揭发你。我想你在那里的名声地位对你来说总不至值两千块钱吧。’

“于是我和安迪离开了他。

“在火车上,安迪好久不开腔。最后他说:‘杰夫,我想问你一句话行吗?’

“‘问两句也不要紧,’我说,‘问四十句都行。’

“‘我们同默基森一起动身的时候,’他说,‘你就有了那种打算吗?’

“‘嗯,可不是吗。’我回答说。‘还能有什么别的办法?你不是也有那种打算吗?’

“约莫过了半小时,安迪才开口。我认为安迪有时并不彻底理解我的伦理和道德的思想体系。

“‘杰夫,’他开口说,‘以后你有空的时候,我希望你把你的良心画出一张图解,加上注释说明。有时候我想参考参考。’”

三:美国股票王是谁

关心把事情做得正确,而不是关心赚钱。——杰西·利弗莫尔

利弗莫尔史称投机之王、华尔街巨熊、百年美股第一人,后市无数投机者眼中的“投机交易第一人”。

他是《股票大作手回忆录》的主人公。

他一生独立交易,全靠自己,几次赚进巨额财富,又几次亏到身无分文,但每次都能神奇地东山再起。

他的交易方式大开大合,简单纯粹,他提出的“突破式”交易法,至今仍有无数人在使用。

他一生4起4落,曾被金融巨鳄警告不要做空股市,巅峰时期财富超过1亿美金,换算成今天,约等于1000亿美金。

他创造出了惊人的财富,最后却用一把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可以说,利弗莫尔的人生跌宕起伏,如果从电影导演的视角,他的一生绝对是一部好剧本,大喜大悲,引人入胜。

1877年,利弗莫尔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农民家庭。

14岁时,父亲要他辍学,而他选择了离家出走。

1891年,年仅14岁的利弗莫尔出现在波士顿,并在一家证券经纪商的办公室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接受了报价服务生的工作,周薪5美元。

这个工作就是把股价在黑板上用粉笔进行记录。

当年,巴菲特11岁时,也曾在父亲的证券公司帮忙做过这个工作,并且在记录股价变动的过程中,心生灵感,觉得自己也应该试试,于是将之前卖可乐积攒的所有财产投入买进了Cities Services公司的股票,38美元买进,40美元卖出,尝到了生平第一次股票投资获利的美好果实。

利弗莫尔的记忆力极好,在工作中他很快就注意到,某些股票在大盘每一次主要上涨前总是先涨,或在大盘下跌时领跌。这引起了他的兴趣,并在一个小本子上有规律地记下这些股票。

每天,他都提前写下自己对第二天价格趋势的预测,然后再把它和真实价格对比。

过了一段时间,他意识到自己可以做出很好的判断。

有一天,一个年纪大一点的报价男孩告诉利弗莫尔,他有伯林顿股票的重大利好消息,利弗莫尔核对了一下该股票前一天的走势,认为确实马上就要向上突破了。

两个决定一起“玩玩这只股票”,因为手里的钞票捉襟见肘,于是他们选择了对赌行。

坤鹏论查了一下资料,发现对赌行曾经是个有趣的存在,在这里先普及一下它的知识。

根据美国最高法院的定义,对赌行(bucket shop)是一个名义上进行股票等类似商品的交易,但实际上是对股票、谷物、石油等的价格进行(通常是小额的)赌博的机构。

对赌行更像是人们进行私下赌博的地方,和赌马场类似。

顾客实际上是在与庄家赌博,而并未参与到股市中。

或者说,庄家实际上是扮演了赌坊里的银行角色。

每家对赌行的经营项目有所不同,它们一般会迎合那些想以小搏大的顾客,只要掏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就可以参与,有时保证金甚至低到1%。

大多数对赌行并不向顾客发出追加保证金的要求,因此,如果股价暴跌到顾客保证金的限制,顾客就会失去他们全部投资。

比如:你有100元,可以当10000元使用,实际并不交易股票,如果你赌涨,实际跌了1%,你的本金就完了。

专注于股票与期货的对赌行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

“bucket shop”这个词最早与金融并无联系,它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的英格兰。

那时候,街头顽童常把公共场所扔掉的桶装酒带到一家商店并喝掉。

这种行为就被称为“bucketing”,他们喝光酒的地方就被称为“bucket shop”。

这种概念的转变就是因为非法经纪人也常去寻找对于合法经纪人而言太小而不可信赖的资源并从中获利。

利弗莫尔和小伙伴在对赌行投入了5美元,两天后,他赚了3.12美元。

这就是世界最著名的投机客迈出的投机生涯第一步。

胜利的喜悦促使利弗莫尔开始在波士顿每一家对赌行赌股票,他极有才华,可以解释股票价格每时每刻的波动,很快他赚了一大笔钱。

几年后,他的天才在波士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没有一家对赌行敢接受他的赌注。

巅峰时,利弗莫尔曾赚到了10000美元,但几次操作失误,使他只剩下了2500美元。

有一阵子,他试图用假名赌,但还是被人家认了出来,于是被迫离开波士顿,带着2500美元来到了纽约。

但是,不走运的是,纽约证券交易所和警方已经封杀了那里所有对赌行。

终于,利弗莫尔等到了他的20岁,怀揣为数不多的现金他再次来到纽约,真正登上了大赛赛场——纽约证券交易所。

他的投机人生正式拉开大幕。

可惜,利弗莫尔还没有建立一套在股市上保持不败的系统,起初并未再现他在对赌行的赚钱奇迹,甚至6个月就赔了个精光,直接破产。

在股市赔钱后,他不得不借了1000美元,故伎重演,跑到圣路易斯,用假名在对赌行赚取本金。

几经波折,他赚到了10000美元的本金,并下定决心,再也不踏入对赌行的大门,专门在股市拼出一番事业来。

1899年,利弗莫尔22岁,身家10000美元,在市场上摔打了7年,知道了股市完全不同于对赌行,但他坚信,自己能在对赌行成功,没有道理不能在股市再创辉煌。

随着1901年股市进入大牛市,利弗莫尔的好运来了。

他的策略就是简单的卖空,10000美元很快变成了50000美元。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因为技术问题,股市交易存在时间差,因为价格变化太快,交易厅的人根本赶不上,报价器有时候能滞后两个小时。

结果,虽然判断没错,料“市”如神,但是,指令无法及时执行,时机有误,卖得晚了,买得也晚了。

50000美元一天就这样人间蒸发了。

1901年,利弗莫尔再次破产了。

百般无奈下,他不得不再次回到了曾经让他叱诧风云的对赌行,为了不被人家识破,不惜乔装成学生去赚钱。

可能是他的乔装术并不过关,最终还是被人家认了出来,好在,他还是赚到了一些钱。

经历了两次一无所有,他明白了如果自己在股市中还是“重蹈覆辙”,犯同样的错误,那就是还没有领悟,还得再跌倒。

于是,他离开了整整一年,用大量时间来审视那些错误。

可以说,10多年的股市摸爬实践再加上有意识的反省与总结,利弗莫尔的股市投机哲学也渐渐形成,他认为市场剧烈震荡的时候才能赚大钱,只要判断正确耐心等待,熬过负面波动和修正,终能大获全胜。

10%的对赌行规则伴随了他一生——“损失超过买入价的10%,我就平仓。”

因为在对赌行里,交10%的保证金,如果损失超过这个数额就自动被扫地出门,这也是利弗莫尔以后一直谨守的金钱管理原则。

1906年4月18日,旧金山大地震,股市一片恐慌。

这一次,29岁的利弗莫尔靠卖空太平洋联合铁路的股票斩获25万美元。

1906年下半年,他认为市场将发生巨大震荡,也就是股市将要崩盘。

而就在这一年时间里,利弗莫尔已经赚了100万美元。

1907年,10月24日,股市急跌。

当时,美国金融巨头摩根公司总裁J.P.摩根曾通过人传话给利弗莫尔,请他不要再卖空。

利弗莫尔崇拜摩根,他同样也爱国,于是当即停止卖空,并保证第二天一早买入平仓,之后还买进更多股票。

而他的平仓行动给了市场信心,股市重振,但是,他也没吃亏,通过当天的买入卖出,一天赚了300万美元,注意这不是账面财富,而是实实在在的现金!

暂时在股市赚得盆满钵满后,利弗莫尔开始瞄上了更为 *** 的期货市场。

但是出师未捷,他遭遇了亚瑟·卡顿这个“大买空家”,后者在期货市场完全可以和利弗莫尔在股市中的“大卖空家”媲美,他就是芝加哥谷物交易所的传奇,实力惊人。

第一次交锋,利弗莫尔在明显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通过谋略幸运地以25000美元的损失收场,否则他的损失至少是250万美元。

但是,这不算完,在《为什么聊天就能让你赶紧买股票》中,坤鹏论曾讲过利弗莫尔因为听信所谓的专家的内幕消息,在棉花期货中赔得很惨很惨,投入300万美元,最终只收回了30万美元,巨亏270万美元,身家从数百万美元,跌至只剩数十万。

这次的惨痛教训使利弗莫尔得到了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课:不要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操作,更不要听信任何人的所谓消息。

这段时间,他和伯纳德·巴鲁克交往甚密,所以巴鲁克同样也得到启示,他曾亲口对别人说:“如果你知道了我持有的股票的内幕消息,千万别告诉我,别让我知道,切记切记!”

棉花期货的铩羽而归,让利弗莫尔在百万富翁宝座上坐了还不到一年,甚至还被迫卖掉了几处公寓以及里面的精致摆设。

就连华尔街都在质疑,利弗莫尔到底是不是昙花一现?

而利弗莫尔眼下需要钱重回宝座,他要很快地赚回来。

但是,复仇的怒火使他成为了情绪的傀儡,结果在后续的股市操作中,他不仅输光了老本,并且还向支持他的人借了不少钱。

几个月后,他欠下了100多万美元的债,这意味着不仅300万美元的积累灰飞烟灭,而且还欠了100万。

利弗莫尔再次回到了起点。

不对!应该比起点还惨,因为14岁时,他有5美元,而且没有负债。

更糟的是,他坚定无比的自信树立不起来了,他似乎没有胆量理直气壮地说:“我富过,还会再富起来。”

之后, 利弗莫尔还被人利用来套现上市公司的股票,这又让他看到了人类更深层、更阴暗、更狡猾的动机。

时间走到了1910年,身在纽约的利弗莫尔口袋里的钱已经少得可怜。

而当时的股市,牛市已成强弩之末,市场交易清淡,一直在横盘,方向难辨。

接下来的四年多时间,利弗莫尔游走于各经纪公司,虽然靠着以前的名声,他还能比较轻松地从各式各样的经纪公司拿到贷款额度,但交易却还是一团糟。

因为他的心已不静,他的自信还未回来。

这里面还有个原因在于,他从小受的教育是,别借钱,也别欠钱,他从内心中讨厌欠债,甚至负债会有让他产生浓浓的负罪感,而且他大量的钱还是欠朋友的,是那些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朋友。

这段时间,他产生过自杀的念头,甚至不止一次。

最终,理智还是占了上峰,他开始反思,开始反省,自己曾经用几美元积累到了几百万,为什么不能从头再来呢?

首先,他宣布了自己破产,1915年2月18日《纽约时报》刊登消息——“棉花大王”破产。

有时候,困境憋在心里永远是困境,当它被说出来后,反而不再是困境了。

利弗莫尔再次踏上了新的征途。

他向之前赞助过他的经纪公司借了500股的额度。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轻狂,而是花了整整6个星期研究股市,分析每笔交易。

最终他选择了伯利恒钢铁,几天操作下来,获利50000美元。

虽然5万和几百万在数字上相差甚远,但是对于利弗莫尔的信心,5万美元的作用无异于打了一剂强心针。

他的自信恢复了,在这一年斩获颇丰,资产额将近50万美元。

尽管这期间也有失算,但因为及时平仓,1915年末,他的账户资产最终锁定在了15万美元。

1916年一整年,利弗莫尔都在买空,操作频繁,他着手为将来的股市见顶布局,准备大捞一把。

1916年12月20日,美国爆出泄密丑闻,据称,威尔逊总统发出和平请求,要求德国和协约国停战,但是停战的话就会破坏美国的对外贸易,摧毁因此繁荣的战时经济。

股市应声急转直下。

利弗莫尔抓住了这次机会,利用抛盘的东风获利超过300万美元。

1917年初,他在华尔街开始了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一次散步,挨个拜访之前借给他钱的债权人,把破产时欠的钱全部还清,一分不差。

1917年基本上算是利弗莫尔的Lucky年,他顺利地和早已形同陌路的第一任老婆离了婚,并遇到一见钟情的第二任妻子。

不管是股票,还是期货,他的交易都非常顺风顺水,相当成功。

大家都把他当成华尔街最强大的卖空家,如果股市貌似因为空方的力量而下跌时,无论是否出自他之手,他常常沦为众矢之的,还被指责没有爱国心。

但是,到冬天时,利弗莫尔的运气变得不太好了。

他开始买进咖啡期货,因为他相信咖啡的价格会涨,9个月后,虽然咖啡的价格还是一动不动,但他还是坚定地继续买入更多期货,甚至一度被认为已经垄断了美国整个咖啡市场。

后来,咖啡的价格果然涨起来了,而且稳步上行,利弗莫尔已经开始掰着手指头数能净赚多少百万大钞。

但是,卖空的人坐不住了,他们前往华盛顿说服了战时价格稳定委员会,限定了咖啡最高价,并下令咖啡期货市场限时了结所有未平仓的合约,同时关闭了咖啡交易所。

利弗莫尔被迫清仓,几百万利润化为泡影。

所以,你再牛,也不可能牛过国家!

1918年,利弗莫尔迎娶了第二任妻子,他41岁,对方18岁。

可能这时候,他永远也想不到,正是这位貌美如花的新爱未来会酗酒,还在酒后朝自己的亲生儿子开了一枪,幸好利弗莫尔二世命大,活了下来。

20世纪20年代,利弗莫尔又有了一个投资理论方面的重要发现——行业板块波动,并将其应用到了自己的交易策略中。

他观察发现,股票波动并不是单个行动,而是行业为伍,成队出动。

他认为,板块会提供趋势变化的线索,如果上涨股开始乏力而且下跌,通常意味着市场要做调整了。

这其实就是著名的腾落线,一般称为A/D线,它在20世纪初首次应用于美国,其原理是确认上涨股票和下跌股票之比。

如果要对市场广度的反应做深入分析,就需要有一个数字来告诉你由多达1500种股票组成的市场进展如何:它们是跟随领头羊呢,还是全然没有反应。

那个时代没有计算机,每天经纪人掰着手指计算多少只股票上涨,多少只下跌,然后在图上画出它的相对关系。

利弗莫尔雇佣了40名统计员作为助手天天算呀算。

1929年大崩盘之前,这些助手给他呈交了一份报告,该报告表明,虽然工业指数成分股在当年涨势喜人,但在他们广泛选取的1002只股票中,有614只同一时期实际上是下跌的,只有338只上涨。

因此,虽然指数在涨,但腾落线却在下跌。

正是依靠这个数据,利弗莫尔成功逃过了随之而来的大崩盘,并借机狂赚一笔。

1929年夏初,牛市热度不减,但利弗莫尔却把他的全部重仓一一卖出,因为他认为“涨幅过大”了。

终于,1929年10月29日,上帝抛弃了纽交所。

黑色星期一来临了,第二天,又是一个黑色星期二。

利弗莫尔被指责造成了此次崩溃,《纽约时报》甚至专门撰文谴责他就是罪魁祸首,称他有力和不断的卖空打压引发了崩溃。

人们的愤怒狂泻而来,不断有人打来谩骂的 *** ,甚至他的生命都受到了威胁。

不过,他的收益确实创了纪录,大获全胜,据说他赚了1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000亿美元。

这应该是他投机史上的巅峰之作。

但是,利弗莫尔却一下子觉得无比的空虚和失落。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是高处不胜寒?是孤独求败?是无敌后的多么多么寂寞?

他抑郁了!

1930年,利弗莫尔的家庭问题也显露出来,妻子桃乐茜酗酒成性,两人争吵不断。

而利弗莫尔自己对漂亮女人也毫无招架之力,并且英俊、强势、富有的男人总能让女人无法抗拒,自古以来,金钱和女人是分不开的,不管什么年代,不管是在哪里,于是他的秘密关系越来越多。

而他的妻子不知是因为报复还是对其深恶痛绝,也有了自己年轻而英俊的情人——J·沃尔特·朗科普。

最终,1932年9月16日,两人离婚了。

可能就是要气死利弗莫尔吧,在同一家法院,同一名法官,刚刚宣判完两人离婚,仅仅20分钟后,他的前妻桃乐茜就开始了和自己情人的结婚仪式。

1933年3月28日,利弗莫尔和38岁的哈里特·梅茨·诺贝尔结婚。

后者之前有过四次婚姻,似乎是个不详的预兆——诺贝尔的前四任丈夫全都死于自杀。

之后,利弗莫尔陷入了不断的官司纠纷中,并且都以败诉告终,比如:他的情人告他,他曾经的朋友也告他。

1933年之后,利弗莫尔往日的神采荡然无存,个性变了,没有了锋芒,意志消沉,拒人千里,连老朋友都不再往来,他的思想模糊而杂乱,对市场如饥似渴的兴趣消失殆尽。

他的生活每况愈下,经济状况迅速恶化,到了1934年5月,所剩无几,利弗莫尔只得再次到联邦法院申请破产。

他的律师做了声明:“我的当事人在前三次官司中败诉,最后给债权人全额付清了赔偿金。我向大家保证,利弗莫尔先生会度过这次困境重新站起来。”

但是,利弗莫尔没有告诉任何人,五年前在1929年崩盘时赢得的那一大笔财富到底去哪儿了,为什么现在一分不剩。

但是,利弗莫尔的谣言依然经久不衰,黑猫的故事是由一位股票经纪人传出来的。

他声称知道利弗莫尔怎么发觉1929年崩盘的,说他有一只有魔力的猫,并把它带回家,命运随之改变。那只猫每次有小猫的时候都会叫利弗莫尔,他就在市场反向操作,把买空改成卖空,或者相反。

“那只该死的猫给利弗莫尔带来了好运,”经纪人说,“但一年前的一天,猫死了,这下可要了利弗莫尔的命,所以他破产了,没钱了!”

1935年11月29日,利弗莫尔的前妻桃乐茜和他的大儿子都喝醉了,结果桃乐茜开枪误伤了后者。

这对利弗莫尔来说,无疑雪上加霜,有人认为,正是这一事故,使他的抑郁症加重。

1938年~1939年,利弗莫尔意志更加消沉,他人还在股市,但心早已飘零,完全没有了旧日的工作劲头和 *** ,20世纪20年代的意气风发、乐趣、活着的纯粹乐趣都远离了他。

1939年,他的大儿子来看望他,建议他写本书,讲讲他在股市和期货市场的经验和交易技巧。

这个主意给他带来了一时的生气。

1940年3月,利弗莫尔的《如何在股市交易》(即《股票大作手操盘术》)出版,但当时卖得并不好,因为二战在即,人们对股市的兴趣低迷,而且他的 *** 陌生、争议很大,股市大佬褒贬不一。

1940年11月28日,星期四。

63岁的利弗莫尔来到雪梨荷兰酒店,他一个人吃了午餐,期间还不断拿出自己心爱的小记事本奋笔疾书,写了一两页。

下午2点半,他离开酒店返回办公室。

下午4点半,他回到酒店,直接在酒吧坐了一个小时,又拿出笔记本写。

下午5点33分,利弗莫尔进到酒店衣帽间,拿出点32口径的自动小手枪,把枪口顶在右耳后,扣动了扳机,子弹打破了他的头部,享年63岁。

并留下了那句著名的遗言:我的人生,就是一场失败!

很多说法认为,利弗莫尔的穷困潦倒是自杀的原因之一,实际上这并不属实。

维基百科是有证据显示,经过调查,利弗莫尔在去世时依然拥有500万美元的不可动基金,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亿美元。

还有人说,利弗莫尔遗言中的“失败”是投机上的失败,他们认为,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最后也没有战胜市场。

其实,这种说法也有些胡扯,因为利弗莫尔的交易方式,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战胜市场,他是典型的趋势跟踪者,专门跟随市场趋势,从未想过走到市场前面。

所以,利弗莫尔的自杀,最大的可能性还是其深度抑郁和不幸福的家庭所致。

之后,利弗莫尔的大儿子,在棕榈滩朋友家,打开炉门,开了煤气,吃了一把药,也自杀了。

利弗莫尔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大儿子——小杰西·利弗莫尔,另一个为保罗·利弗莫尔。

小杰西·利弗莫尔深受父母喜爱,但也使其养成了花天酒地的生活作风,有人说他是用金钱和酒精模糊对父亲的依恋和对母亲的矛盾,最终抑郁自杀。

而保罗·利弗莫尔,保持了独立的人格,活出了精采的一生:优等生、二战英雄、好莱坞影星、度假天堂的酒吧老板。

利弗莫尔的故事讲完了,坤鹏论不知道各位老铁作何感想,我的的确确地被其深深触动着,他的一生其实在向我们每一个人揭示着一个道理,对于一个人,特别是一个男人,财富的多少并非最重要,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且只是家庭和健康。

昨天,有老铁说,利弗莫尔只能算是个投资高手,不能位列投资大师,坤鹏论认为,高手和大师的关键区别在于,有没有自己成型的、行之有效的投资哲学。

当然,至今还没有任何一位投资大师可以像利弗莫尔那样,可以从股市快速赚出1亿美元(相当于如今的1000亿美元)。

接下来,让我们来简要看看利弗莫尔的投资哲学。

他认为一个成功的投机商要不断学习三件事:

市场时机——什么时候进入市场,什么时候退出市场。赚大钱靠“耐心,而不是思考”。市场大幅震荡时才有大钱赚。

资金管理——别输钱,别丢了本金、额度。没钱的投机商就是没货的店主。钱就是投资商的货,是他的生命线,他最好的朋友,没钱就出局了。损失千万别超过投资额的10%,交易前就必须建立止损点,坚决执行,做错了,立即止损,不要犹豫,这就是他的金钱管理原则。

还记得坤鹏论在《他们其实都说错,巴菲特成为股神的绝招是它……》中讲过的不亏钱比赚钱更重要吗?

利弗莫尔的这个观点简直和格雷厄姆如出一辙。

我在前面说了,利弗莫尔的数学很好,他很早就明白了负复利的威力,也就是如果第一次投资亏损50%,那么第二次投资必须要有100%的盈利才能翻本。

如果亏损继续放大,简直就是没法看,如果亏90%,得900%的收益率才行,话说,到哪里找这样牛逼的投资项目呢?

如果连续遭遇三次50%的亏损,那么就得涨10倍才能弥补损失,哪怕你只是小亏30%,连续三次,也得翻3倍才能回去。

想想看,人这一辈子能碰到几回翻倍的机会?

又有几人能够达到利弗莫尔这般高超的投机境界?

?情绪管理——股票交易最为重要的因素,想在市场上赚钱,就必须有清晰明确的策略,并且坚持到底。每个投机商在投机股市前,都要设计明智的作战计划,专门适应自己的情绪特性。投机商最需要控制的就是自己的情绪。股市是由永恒不变的人性控制的,怎么会变呢?那是我们的天性。

坤鹏论认为,利弗莫尔在对情绪的论述颇有见地。

他表示,指引股市方向的是情绪而不是理性,就像生命里很多重要的事情一样:爱情、结婚、孩子、战争、性、罪恶、 *** 、宗教,都是由情绪控制而不是理性。

人很少受理性驱使。

“但这并不是说,销售量、利润、世界局势、政治和科技对股市的最终价格没有影响。这些因素最终会有影响,股市和单个股票的价格会反应映这些因素,但把股市带向极端的一直都是情绪。”

利弗莫尔认为,周期无法预测,不可预测,高超的投机商知道无论市场状况如何都能赚钱,只要他愿意双向操作。

“我早就认识到股市从来都不是一眼看穿的,本身就是在大多数时候欺骗大多数人。”

我们常说,股市需要逆向思维,而利弗莫尔的原则就是建立在逆向思维之上。

另外,利弗莫尔再三提醒:

所有的消息都暗藏杀机,切勿听信。

心里别抱希望,希望股票如何那是赌徒的作为。希望总与贪婪同行。

希望和它股市上的孪生兄弟——无知、贪婪和害怕一样,会破坏理性。

警惕无知,必须研究和通晓市场,不能敷衍了事,无知的敌人就是知识。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

请您关注本头条号,坤鹏论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创始人为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是包括今日头条、雪球、搜狐、网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网站或自媒体平台的特约专家或特约专栏作者,目前已累计发表原创文章与问答6000余篇,文章传播被转载量超过800余万次,文章总阅读量近20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