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产六大家族
- 2024-10-25 17:45:13
香港地产六大家族
李嘉诚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有长江实业、和记黄埔、港灯、长江基建、长江生命科技、Tom.com及电讯盈科。截至2010年1月至5月,这些公司的市值合共6 608亿港元。长江集团(不包括电讯盈科)的业务遍布54个国家及地区,长江实业是该集团的旗舰。集团的核心业务包括电讯、酒店、物业发展、零售及制造、港口及相关服务、能源及基础设施。
自20世纪60年代起,长实一直是香港最大地产商之一。该集团著名的住宅项目,有黄埔花园(94座共11 224个单位)、元朗天水围的嘉湖山庄(58座共15 880个单位)及观塘丽港城(38座共8 072个单位)。按照长实2009年的年报,该公司的可开发土地储备,足够未来五至六年发展之用。早于20多年前,集团已开始在其他行业及香港以外地区发掘机会,现已发展成为根基稳固的国际集团。
李泽楷运用他与美国加州高科技界的关系,1998年与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成立Pacific Convergence Corporation,投资信息科技研究。1999年在香港特区政府的支持下,盈科拓展集团进行总值130亿港元的数码港发展项目。同年,该公司入股得信佳,“借壳”在香港上市,易名为盈科数码动力。一连串集资及收购后,到2000年,盈动鲸吞香港电讯,涉资2 200亿港元。这项世纪交易,据说得到中央政府首肯,因为当时新加坡也有意收购香港电讯,而中央政府不愿香港的通讯业落入外资手中。
李泽楷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成就,与父亲同称为“超人”理应实至名归。可是,有人会问:“如果他不是李嘉诚的儿子,能否有此成就?”若他不曾在他父亲的卫星电视工作,没有这个黄金机会,他必定不会拥有雄厚资金创立自己的公司。
盈动与香港电讯合并后不久,科网泡沫爆破,电讯盈科在其后两年内,股价一度下泻近95%。真正的“超人”与沮丧的儿子高调共晋午餐,似乎向公众证明公司获得李嘉诚的支持,期望能令电盈股东重拾信心。尽管如此,在电盈股东及员工怒骂声中,李泽楷必须独自面对重组、精简业务及减少债务的摊子。
相比李泽楷,李泽钜则低调得多。他是长江实业董事总经理兼副主席,兼任和记黄埔副主席,同时出任长江基建及长江生命科技主席,香港电灯执行董事。他明显是长实王国继承人,但偶然才在公开场合露面(大多是政府土地拍卖会),似乎较弟弟更怕面对传媒。
在芸芸众多地产发展项目中,李泽钜最自豪的是1986年温哥华世博会旧址的混合发展项目。这幅82公顷的地皮,1988年以5亿加元(32亿港元)投得, 可建造7 650个住宅单位、300万呎的商铺、400间客房的豪华酒店,以及630个泊位的游艇码头。这个项目由Concord Pacific Development 财团持有,由李泽钜策划,1990开始推出第一期。在80年代末的移民潮中许多港人移居加拿大,因此这个项目的市场反应非常热烈。1996年,16座合共2 100个单位已经出售,部分开发权以2.9亿加元出售给新加波及台湾的企业。
身为长江基建主席,李泽钜曾在澳洲策划多个重要的电力资产收购,带领长江基建及港灯成为澳洲最大的配电商。
郭氏家族
郭氏家族控制的主要上市公司,有旗舰公司新鸿基地产、载通国际及数码通。截至2009年年底市值合共2 795亿港元。由1995至1997年连续三年,新地纯利高达100亿港元,1997年更创下历史新高,达142亿港元。截至2009年6月,新鸿基地产的可开发土地储备有4 190万平方呎的楼面面积,以及2 400万平方呎的农地。该公司现为全港最大的地产商。
新地产上市前十年最令人难忘的事件,是该公司于1980年11月试图收购九龙巴士的控股权。九巴持有大量的可发展地皮,作巴士厂之用。虽然当时收购失败,但却为其后控制该公司铺路。目前,新地持有九巴33.3 %的股权。九巴除了提供廉价的土地外,盈利可观的专营巴士业务也成为新地稳定的收入来源。
新地的扩张与长江集团不同。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新地作纵向扩张,而非横向扩展。它一直以香港的物业开发为重心,由工厂大厦至购物中心、写字楼及住宅屋苑不等。到80年代中叶,新地已成立逾100家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均从事与地产相关的业务,包括建造、物业管理、电机工程及消防服务、建筑设计服务、机械工程、混凝土生产、水泥制造、金融及保险,成为典型的“物业工厂”。新地1972年上市时市值仅4亿港元,到1990年年底,已达253亿港元。
该集团在80年代最瞩目的项目之一便是沙田新城市广场,这是首个在新界的综合发展项目。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香港人口急剧膨胀,需要开发新市镇,新城市广场因而得以成功。
郭炳湘、炳江、炳联三兄弟接管新地以来,最轰动的交易,要算是集团在2000年9月投得港铁的机场铁路线九龙站第五、六及七期发展项目。该项目的可建楼面面积为540万平方呎,包括面积250万平方呎、楼高102层的甲级写字楼、100万平方呎的豪宅及服务式住宅、100万平方呎的酒店及90万平方呎的商场,单单土地成本已高达74亿港元,可能是集团为单一发展地皮支付成本最高的一次。集团亦在同一条铁路沿线的中环站发展项目中拥有47.5%的股权。
凭借巨额资金,集团通过持有本港第三大流动通讯公司数码通的股权,涉足电讯业。截至2009年6月30日,集团于数码通的股权达64.1%。集团也持有信息科技公司新意网的控制性股权,该公司于2000年分拆上市。
李兆基家族
1958年,“三剑侠”郭得胜、李兆基与冯景禧合组公司,从事地产开发。1972年分家后,李兆基自组公司永泰建业,同年上市。他的旗舰公司恒基兆业地产1981年上市。
截至2010年5月,恒基兆业地产、恒基兆业发展及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的市值,合共2 214亿港元。李兆基是这三家公司的主席。他看准六七暴动的机会,在地产市场上大举买入土地,并收集乙种换地权益书。到八九十年代,这权益书就成了政府土地买卖游戏中的宝贵财源。
恒基兆业地产的市场定位,一直是小型及中型住宅楼宇市场。该公司众所周知的土地收购策略,是收购在半山、铜锣湾、湾仔、北角及鲗鱼涌等区的旧楼。这些旧楼坐落的地皮,还有未利用的发展潜力(未用尽地积比率),重建时便可发挥出来。当然,运用这种策略的先决条件是要有耐心及时间。截止2009年12月底,恒基兆业地产的可开发土地储备为1 980万平方呎,农地储备为3 280万平方呎。
恒基兆业地产是香港最大的地产商之一,也是最早进军内地房地产市场的企业。集团通过在1996年上市的恒基中国,专注于在北京、上海、广州及珠三角地区从事地产开发。截至2009年12月31日,恒基中国土地储备的可开发总楼面面积为15 140万平方呎。
郑氏家族
郑裕彤是新世界发展主席及掌舵人,集团旗下公司包括新创建(前称“新世界基建”)、新世界中国地产及蒙古能源(前称“新世界数码基地”)。截至2010年5月,新世界集团的市值为1 066亿港元。集团的核心业务涵盖房地产、基建设施、公共服务及电讯。
新世界集团最大的地产项目,是位于尖沙咀东的新世界中心。新世界中心耗资14亿港元,于20世纪70年代分两期兴建。第一期包括九龙万丽酒店(前称新世界万丽酒店)、写字楼及购物中心,1978年竣工;第二期包括香港洲际酒店(前称丽晶酒店)及豪华服务式公寓,1982年竣工。
80年代该集团与贸易发展局合作,兴建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及毗邻的两间酒店。1986年,该集团与香港兴业国际联手开发大屿山愉景湾三期,可建楼面面积110万平方呎。其后,该集团以2.54亿港元买入第四及第五期的发展权,可建楼面面积分别为140万平方呎及100万平方呎。1990年至1994年间,当这些发展项目相继落成之时,楼市价格屡创新高。两家公司从物业销售中赚到丰厚利润。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致使楼市下挫,该集团与大部分地产商一样,无法幸免。新世界债务状况不稳,不得不于2002年年中出售旗下至宝——丽晶酒店,集团旗下公司也于2002年12月进行债务重组。
自1995年起该集团进军公用事业。1995年7月获发电讯固网服务牌照,开展电讯业务。1998年该集团开始经营专营巴士服务,并于2000年开展持牌渡轮服务。
包氏及吴氏家族
截至2010年5月,九龙仓、会德丰及有线宽带,市值合共1 698亿港元。集团由已故船王包玉刚创办, 现任主席为他的女婿吴光正。九龙仓集团的核心业务,包括物业投资、物流(货柜码头)、通讯、媒体及娱乐。而会德丰主要是投资控股公司及地产商。
九龙仓集团资产丰厚,包玉刚获得控制权后,接管了香港一些贵重物业及地皮,包括海洋中心、海港城、马哥孛罗酒店及港威大厦,总楼面面积829万平方呎。除了这些贵重物业外,包玉刚亦控制天星小轮、港岛电车专营服务,以及葵涌部分货柜码头。集团商业组合中另一个贵重物业是时代广场,总楼面面积200万平方呎。包玉刚其后接管会德丰集团,遂拥有更多商业物业及其他零售业务,包括连卡佛。
1986年,包玉刚因健康状况欠佳决定退休,吴光正接掌九龙仓/会德丰王国。他带领集团进军电视业因而声名鹊起。1993年6月,九龙仓集团获发有线收费电视牌照;10月,旗下附属公司有线宽带启播,成为首家收费电视台。1992年,该集团决定,透过当时的九仓新电讯逐鹿固网电讯市场,牌照1995年7月起生效,终结了香港电讯垄断固网市场的时代。
吴光正并不满足于商业上的成就。1997年他宣布竞逐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之职,虽然最终落选,但并未挫败他对公共服务的浓厚兴趣。1995至2000年期间, 他担任医院管理局主席,并自2000年10月起出任贸易发展局主席。他亦曾担任香港理工大学校董会主席。他在医院管理局任职期间,暂时辞去九龙仓/会德丰集团的管理层职务。
嘉道理家族
中电集团于1901年由艾利?嘉道理(Elly Kadoorie)爵士创立。他是现任主席米高?嘉道理的已故祖父。嘉道理家族是中电控股及香港上海大酒店集团的最大股东,分别拥有19% 和50. 49%的股权。米高也担任酒店集团的主席。截至2010年5月,两家公司的市值合共1 503亿港元。
在《管制协议》下,中电业务的增长潜力似乎趋于稳定,因此近些年中电已由本地电力的垄断企业,蜕变为地域及行业皆多元化的集团。
2000年,该集团大举扩张,向英国Powergen收购亚太区发电资产组合中占80% 的股权,并与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合组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了位于北京、天津及河北的三家发电厂。
2002年11月,该集团宣布购入Powergen 在亚太区资产的余下股权,自此中电拥有印度西部Gujarat Paguthan Energy Corporation(拥有及经营一座655兆瓦发电厂)100%股权、澳洲维多利亚省Yallourn Energy(拥有及经营一座1 450兆瓦发电厂)92%股权,及泰国BLCP Power(1 434兆瓦电力项目发展商)50%股权。
2001年年中,该集团获发对外固网服务牌照,透过推出中港数码网络业务,以全新光纤电缆连接内地和香港,提供电讯及互联网传输服务,进军电讯业。
过去十多年,该集团除了享有较低风险、增长稳定的经营环境外,亦与长江实业合作红磡鹤园发电厂地皮的重建项目海逸豪园,自此尝到了地产业的甜头。1995年、1998年、2000年及2001楼市高峰,该集团从地产业务获得的收入分别占总盈利的22.7%、19.0%、19.6%及20.2%。
如中电那样新加入地产市场的财团,要在由少数发展商垄断的地产业越过市场门槛,有三个先决条件:(一)理想的资产负债表;(二)持有低成本的土地储备;(三)项目管理及市场营销的专业知识。对中电集团来说,要达到第一项轻而易举。由于中电拥有多幅发电厂地皮,有些发电厂(如鹤园)已不再使用,故第二项也不成问题。中电有行业知识丰富的长江实业作为合营伙伴,第三项也可迎刃而解。
其实嘉道理家族算不上是地产界的新手。通过香港上海大酒店集团,家族拥有著名的香港半岛酒店(100%)、九龙酒店(100%)、纽约半岛酒店(100 %)、芝加哥半岛酒店(92.5%)、曼谷半岛酒店(90%)、马尼拉半岛酒店(40%)、比华利山半岛酒店(20%)及北京王府半岛饭店(前称王府饭店)(20%)。除酒店物业外,该集团还拥有香港豪宅作为长期投资,包括浅水湾综合建筑群、山顶凌霄阁及圣佐治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