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第一村的来历
- 2024-10-25 17:45:13
龙江第一村的来历
有“龙江第一村”美誉的兴十四村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甘南县城东南17公里处,西临内蒙古自治区,是1956年由山东临沂地区移民组建起来的移民村。目前,全村拥有35家企业、1800多名员工、10亿多元总资产;2005年全村实现总收入6。5亿元,人均收入实现1。 36万元,被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同志评价为“南有华西村,北有兴四十。 用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付华廷的话说:兴十四村,中国地图没有,黑龙江的有。就是这么一个中国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地方,这么个不沿海、不沿江、不沿铁路线、不靠大中城市,又无矿产资源的移民村却结成了北方农村建设的一朵奇葩。 联合国命名的“国际生态产业示范基地” 早在1983年,在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面对分与不分的问题,付华廷结合本村发展实际,果断地制定了“统一管理、分散经营、专业承包、指标到人”的土地流转机制。目前,全村1。68万亩耕地由18人承包经营,全村仅有2%的农民从事种植业生产,98%的劳动力进入村办企业上班,成为二、三产业工人。 前几年,通过与东北农业大学合作,付华廷将全村建设成了优质高产小麦、高蛋白大豆等良种生产基地,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经多方筹措资金,村里购置装配了大型拖拉机和农机具,耕地实现了机械化作业。 30多年以来,他一直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坚持和村民一起植树造林,积极发展林业,建设了年产2000万株苗木的林场一处,累计造林1。 1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4。2%。也正因此,素有“龙江第一村”的兴十四村在2005年5月,被联合国北北合作委员会冠名为“国际生态产业示范基地”。 黑龙江省第一家上市的农业股票 从1985年,依托全村1500多头奶牛,多方筹集200万元建起了当时全国唯一的一家村办乳制品厂开始,30年间,付华廷结合当地实际,先后创办了甜蜜素厂、马柠檬酸厂等多家企业。 在付华廷的领导和运作下,以玉米精深加工为主的富华集团已经成为拉动县域经济乃至齐齐哈尔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 当企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后,付华廷开始积极实施收购、兼并战略。集团先后收购了北京德农种业公司、黑龙江省种子公司等多家大中企业,使集团走出了一条低成本扩张之路。 2002年9月,富华集团旗下的华冠科技股票在上海A股成功上市,当年发行4000万股,募集资金1。4亿元,成为黑龙江省第一家上市的农业股票。
为推进兴十四村和富华集团实现高速、跨越式发展,付华廷产生了创办中国富华国际生态产业园区的想法。经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批准,园区规划占地5万亩,园内划分为7个区域,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区、农产品深加工区、林业旅游区、仓储和物流配送区、居住和行政办公区,并在此基础上,在周边村屯建立畜牧养殖加工区及高科技农业示范区。 园区的建设以农产品精深加工、畜牧业养殖和畜产品加工、制药、高科技农业、林业种植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内容,形成园区内的生态工业链条,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80%的农户住上了新别墅
在取得物质成果的同时,兴十四村的村容和村民生活也发生了巨变。 1981年,全村就实现了住房砖瓦化,1982年,该村成为全国第一个彩电村,家用电器开始成为村民家中的寻常物件。1997年,兴十四村盖起了两栋专家楼,1998年又投资建起了全省一流的村级小学教学楼。此后,村里还建起了图书室、文化宫、食堂、招待所、舞厅和东北地区唯一一家无人值守的3。 5万伏变电所。
2002年以来,兴十四村投资3476万元,新建别墅116栋,全村80%的农户住上了新别墅,户均居住面积达到196。6平方米。全村还新建了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的休闲广场。现在,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光缆程控电话入户率达95%以上,昔日荒凉的移民村30年的今天后变成了现代化的小城镇。
在兴十四村日新月异的变化中,付华廷坚持把村民保障制度建设作为构建和谐新村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他想让全体村民像城里人一样生活有保障,真正实现吃穿不愁,生活无忧。全村坚持实行儿童免费入托、入学制度,考入县城中学的学生由村里的大客车免费专门接送;学生考入中专以上学校,村里还给予1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奖励。 村里投资50万元建起村卫生所,做到村民小病不出村。此外,全体村民每年享受50公斤大米、25公斤白面的免费生活补助。更令人羡慕的是,在这里农民也实行了退休制度,65岁以上的老人每年享受100公斤大米、50公斤面粉的待遇,每月还额外享受80元的生活补贴费,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 1999年,兴十四村被中央文明委授予了“全国文明村”称号。